福安:为百年民居重燃文化“烟火气”
来源:台球直播斯诺克直播    发布时间:2024-01-20 15:52:51

详细说明/DETAILED DESCRIPTION

  东南网6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郭雅明 文/图) 6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安市阳头街道黄氏宗祠内人头攒动,一场由阳头街道办事处、福安市文体新局、设计和监理单位等多方参与的施工现场会在此进行。与会各方将按照省文物局批准的维修方案,重现这座古建筑的风采。

  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富春溪水环绕的阳头街道察阳古街是福建省第三批省级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近年来,福安市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做好重点文物的保护,让古街古宅重新焕发青春,古老门户再度飘溢出让人恋恋难舍的“烟火气”。

  坐拥十里河滩,察阳古街诉说着福安往昔八方通衢、商贸重镇的繁荣,这里给世人留下了多样化的建筑审美,保有“一街六巷”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包括1处国家级文物点、45座已公布的历史建筑。“黄、陈、池、李、程”五座宗祠,分别象征着“忠”“孝”“廉”“义”“团结”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

  其中,黄氏宗祠为朱熹门徒黄干一门的宗祠,有845年历史,历经3次重建,占地面积2516平方米,是福安市现存顶级规模的祠堂,进入需经过三道仪门。

  祠堂内,有戏楼、大厅堂、寝堂、后院。祠堂分三进,深57.3米,宽18米,十四根大柱上雕梁画栋,朱漆犹存。戏台立面为四柱三楼牌坊式,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两侧为二层的戏楼。戏楼屋顶建有牌楼式太子亭,飞瓦重檐,气势磅礴。大厅堂、寝堂之间的天井上,建有独具一格的雨亭,为明清建筑中所罕见。寝堂正中设太祖龛,两侧廊屋设各支派祖龛,堂后有庭院,南侧有祭祀房。整座祠堂布局合理,保存完好,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南方建筑风格。

  据介绍,黄氏宗祠建筑工艺精巧,保存了大量的木雕,楹联、匾额等构件琳琅满目,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据黄氏宗祠理事长黄水灵介绍,宗祠的牌匾、珍藏的历代族谱及古祭器等文物,曾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家族谱展,担当起两岸民众的“乡愁使者”。

  离开黄氏宗祠,记者信步来到兴业北路70号的一座大宅院。据阳头街道文化站站长李惠萍介绍,这里是察阳古街现存顶级规模的古民居。建筑内部以进深很大的厅堂为中心,前后天井狭小,利于遮阳、隔热,花厅庭院陈设关系保持完好,存有旧花架、石鱼缸和一口“朝泉井”,四周廊庑窗花造型精美,可见当时主人的审美品位。

  李惠萍说,这座宅院特别之处,在于中式的厢房顶部另增建了西式阁楼,东西南三面各有两扇哥特式柳叶窗。这种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在闽东十分罕见。整座建筑用料考究,后期养护得当,十分珍贵。

  流连在察阳古街,不时能发现罗曼式拱窗、哥特式柳叶窗、素面女儿墙、青砖叠涩线脚等蕴含建筑智慧与美感的景观,商铺茶肆次第排开,仿佛把一幅《清明上河图》向游客展现。

  如何保护好、使用好这片难以复制的文化景观?福安的做法是提升规划、抓好普查、创新机制。

  从阳头街道到福安市、宁德市,各级人大代表争相献策把脉问诊、接力奔走。据了解,阳头街道人大代表建议,将察阳古街古建筑群开辟为“闽东古民居街头博物馆”加以保护,引起福安市政府的重视,投资建设6.8公里环阳头岛绿色景观公园慢道,重现宜人的溪岸自然风光,成为福安“城市慢生活走廊”的一个亮点。

  平衡古建筑保护与居民生活,是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点。针对察阳古街居民的多样性需求,阳头街道以“人的真需求”为核心建立完整的工作框架,对核心文史要素进行严格、完整、长期的保护。建筑和景观的改造工程均以复古修旧风格为主,将古街两侧墙上杂乱无章的缆线入地,路面铺设仿古青石板。

  阳头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柏崇介绍说,为了使一批历史建筑的功能得到调整升级,更贴近百姓生活,街道利用祠堂的场地,建设农家书屋、老人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通过日常活动的管理,加强对祠堂的维护。

  比如,李氏宗祠被打造成“草根舞台”,连续六年在春节期间举办社区歌手大赛,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乡亲邻里感情,成了一项新的文化民俗,吸引慢慢的变多居民参与。据李氏宗祠理事长李毓顺介绍,戏台、厅堂、谱室、楼阁等宗祠里原本闲置的场地,现在已成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举办地,丰富了村居文化生活。程氏宗祠也成了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心,承担起社区文明宣讲小舞台的任务,成为传播正能量、引导好乡风的文化基地。

  往年,端午节临近时,察阳古街都会格外热闹。居民郑振荣和记者说,从小他就枕着富春溪的流水声入眠,今年因疫情影响龙舟赛取消,大家都很遗憾。不过,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古街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并没有断。五年前退休后,黄水灵就把宗祠古建的保护作为己任,除了筹款修缮祠堂,他还联合李氏宗祠,操办起龙舟赛。

  “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黄水灵说。

  回到黄氏宗祠,“家风家训馆”展出的家族史、家规礼仪等内容,带给参观者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启示。陈柏崇说,察阳古街通过活态保护留住居民的生活,也留住了代代传承的民间传统文化,当古建重燃“烟火气”,当祠堂变身“学堂”,不仅古建筑得到相应的保护,“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优良历史传统也能默默浸润社风民风,营造向善向上的氛围。

上一页: 湖南东臻石材有限公司65%股权将以1138万元起拍
下一页: 千年古县青石板的回忆何时再有它的容貌
  • 热销产品

  • 咨询热线